9.23.2009

我迷戀的男孩

11年不是短日子吧,對這位男孩是一見鍾情的,他叫一之瀨海,漫畫《琴絃森林》的男主角。

阿海生於紅燈區的「森林一端」,母親伶子是妓女,父親則不知是誰。阿海生在這種環境下長大,自少要工作才有一口飯吃,因為長得漂亮,還幾乎被那些粗魯的男人侵犯,幸好伶子及時制止,他才沒被蹂躪。阿海剛學會走路就從家中陽台掉到森森的鋼琴上,被鋼琴救了一命,自此與琴結緣,後來遇到從城市來的鋼琴家兒子雨宮修平,兩人結成好友。修平嫉妒阿海的天賦,阿海卻在苦苦追尋自己的琴音。

對於阿海來說,要拼了命才能繼續彈琴,除了要兼職賺錢,還要用功讀書,累得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。幸好他有名師阿字野壯介支持,阿海要按照約定,在5年後參加蕭邦鋼琴大賽,就是那個李雲迪得獎的國際級大賽。

漫畫於1998年出版,到了第9期時曾經中斷了3年,當時還以為完結了,感覺是未完整。後來終於繼續出版,據說是因為漫畫家病倒了,那是一位女漫畫家,患的大概是女人病吧。去年8月出版了第15期,記得當時在尖沙嘴的報攤見到,明明剛吃完飯,還是立即買了,躲進附近的甜品店,立即看完才繼續走,黐線!

然後一直留意下一期何時出版,據日本網站說,已經幾度延遲,終於在今年8月21日面世了,但事隔個多月,中文版遙遙無期,累我每天都經過報攤找它的影蹤。為了喜歡的男孩,當然可以無所不用其極,這些日子來不斷追查阿海的最新消息,一點日文都不懂,靠估,還勉強那位超級忙碌,但懂日文的超超人先生替我翻譯了內容擇要,但把秋水都望穿了,還是看不到阿海>_<。L先生說,這是漫畫迷的悲哀與幸福,都說很對。
前天,終於透過一些手法,弄到了第十六期的日文版,當然還是看不懂,但斷估無辛苦,總算能看懂劇情。阿海在蕭邦鋼琴大賽中彈完了自己的鋼琴,全場瘋狂鼓掌。他的琴音是獨特的,對於講求正統或有所計算的評判來說,未必得到全面的認同,但我還是最喜愛阿海的琴音。

今期說到阿海為了彈鋼琴而付出許多代價,以及他與阿字野先生的師生情誼,單是畫面已令人感動。不是那種濫情式的感動,而是明白到阿海能走上舞台,不因為他是天才,而是有別人的幫助和艱苦的努力,把一般日本漫畫那種個人的熱血、堅毅沖淡了,更加真實好看。畢竟人是不能獨活的,總要有人在背後支持。
第一輪候選結果公布了,阿海能否入圍呢?這是我翻開漫畫前所關心的問題,但結果公布時,焦點並不在阿海身上,因為他雖然具爭議性,但還是進入了第二輪比賽。令人意想不到的卻是另一位原本不太起眼的角色,他是知名的波蘭鋼琴家,在全面看好的情況下落選了。對於作者有這樣的安排,我是激賞的,因為那才是比賽的本質和原貌,每場競賽,當中就是充滿利益衝突和個人喜好的計算,所以劉翔復出時雖然得到亞軍,卻奪去了全世界的注視,起跑了,結果會是很殘酷的。

唉,下一期,要等到何時呢?

9.08.2009

九月的躁動

經過七月的o靚模起哄、八月的動漫展擠擁,站在讀書與就業十字路口的年輕人,踏任九月終於要面對殘酷的現實,思考下一步應該怎樣走下去。漫長的豬流感暑假過後,大家都長大了,有人繼續升學,有人找到工作,還有人畢業就變成失業。縱使股市炒得火熱朝天,市道卻未見好轉,新聞報道說,社工估計十五至十九歲的青少年,失業率將達到三成,情況仍會繼續轉壞。

九月是年輕人躁動的季節,美好的年代早就過去,最好的時光不知會不會來。大人們都在說:一代不如一代。但是,正如管理學大師彼得‧杜拉克(Peter F. Drucker)在六十末年代寫下的巨著《不連續的時代》所言:「讓每個人待在學校學直到十八或二十歲,反而大幅延長青春期的時間。青春期不是一個自然的『階段』,而是人為的文化狀態。青少年同時生活在兩個年齡層,他們的『文化年齡』(cultural age)比實際年齡要低。……二十五歲的現代人比一百年前的人更年輕,情緒上也更不成熟。不過就生理上來看(或許甚至心理上),目前十五歲的男孩,可能比一百年前十五歲的男孩成熟。」

成熟的身體與青澀的心思在戰鬥,而且從未如此激烈過,成年人嘆說下一代的莽撞,但自已年少時何嘗不是被看輕?四十年匆匆過去,杜拉克的理論仍未過時,當年的中年人都漸漸忘卻年輕的最大本錢,就是跌倒了總能重來。趁着開學天,仍然在學的、剛走出學校的、曾年輕的,不妨看幾套漫畫,重溫晚夏那份的躍動心情,發現自已並不孤單,然後振作上路。

失業生的悠長假期

一九九六年四月,日本富士播放木村拓哉主演的《悠長假期》,這部十三年前的日劇已成為經典中的經典,人物劇情至今毫不過時。那時候日本的經濟由天堂滑落谷底,劇中每個角色都沒有固定職業,感情關係亦曖昧不明,這種無奈境況已成為現實生活主調,從日本向各地擴散,引起都市人的共鳴,香港當然也不例外。

風格上最貼近《悠長假期》的漫畫,首推淺井一二○的《樂與路》,○六年出版時剛好是《悠長假期》十周年,主觀地認為漫畫家一定深受劇集影響,刻意隔空致敬。淺井生於一九八○年,日本經濟漸漸邁向黃金巔峰,當他踏入少年時期,市況卻急速下滑,到步出社會工作時,剛好是最失落的新一代,最能感受都市迷失者的脈搏。

開學天就像是一年的新開始,失業生告別校園,卻要面對未知的未來,淺井就如日劇主角般忐忑不安,《樂與路》把這種心情形象化地記錄下來,瞬即成為熱爆的話題作品。除了在中港日台大受歡迎,亦有英文或其他語言譯本,少年的不安全感就是全球化的共通語言。漫畫中,女主角井上芽衣子儲了一筆錢,決定要告別辦工室女郎生涯,她與男友種田住在一起,兩人都不知下一步怎辦,過了一段悠閒的長假後,對未來的焦慮逐漸浮現,太愛對方反而傷得更深,最後在分手的邊緣回過頭來,大家決家再好好努力。但是,種田卻在回家的途中車禍身亡。

芽衣子沒有隨愛人死去,種田在她的心裏永遠活着。終於,她執起結他,唱種田想唱的歌,以後大概還會好好戀愛,縱使遇到再大的挫折,生活仍要繼續啊!

再努力一趟
這個學年是中學舊制的最後一年,明年課程進行大改革,六年的中學生涯中再也沒有會考了。今年有些成績不理想的會考生自願重讀中四,打算兩年後再上考場。若身邊有這樣的朋友,書架上除了有課本和參考書,最好送他一套安達充的《Touch》,以示鼓勵。

漫畫裏的孖生兄弟有不同的性格,哥哥達也個性隨和散漫,弟弟和也既有天份也認真努力,兄弟都愛着一同長大的鄰家女孩淺倉南,但弟弟卻在參加高中棒球決賽前夕因車禍身亡,無緣進軍甲子園。

若干年前,一位會考失敗的朋友,決定從中四重頭讀起,他是《TOUCH》的擁躉,於是幻想自己是書中的達也。他說,達也喪弟的心情肯定較考糟會考更沉重,既然達也能花兩年時間戰勝自己也戰勝對手,為甚麼他不能考好會考呢?

在重讀期間,朋友每遇挫折時,就把漫畫翻出來看了又看,再度踏入試場時,他腦海裏牢牢記住一格畫面,那是達也在球場揮棒時回想過去情景,當時和也跟他說,要成為強打者就要「每天練習,練兩年」。於是,在決定性的擊球一刻,達也的心裏唸着:「今天正好第二年」。

現實不是漫畫,結局通常也不美滿。朋友第二趟會考的成績也不太好,還是不能升讀中六,但他領悟到人生許多事情是不能勉強,重讀讓他明白自己不是讀書的料子,但總算還能健康地活着。於是,他選讀了設計課程,生活過得蠻不錯。人生漫漫,生死不能預料,達也跟和也沒有分出勝負,但只要仍活着,就有未來。

請先學懂愛自己

「這個世界沒有完美的人,但每個人都是獨人無二,天生我才必有用」。這個看似小學都懂的道理,卻有太多人在懂性以後就忘掉。女漫畫家一色真人的《琴絃森林》就是想讀者重溫這個簡單道理。漫畫的中心思想是:「最大的敵人是自己,我要彈出屬於自己的鋼琴!」每段生命樂章都有不同的調子,隨自己的軌跡而行,對旁人何須羨慕或妒忌呢?

漫畫主角一之瀨海是妓女的兒子,自小跟森林裏的破爛鋼琴為伍,練成渾然天成的琴技。阿海在小學時遇到鋼琴家的兒子雨宮修平,兩人變成最重要的朋友,修平視阿海為畢生競敵,因此作繭自縛;阿海卻覺得最重要是彈出自己的琴音,毋須和別人比較。

出生卑賤的阿海沒有向命運低頭,別人以為他擁有彈琴的天份,其實他為了理想比誰都努力。而身世顯赫的修平,有條平坦光輝的大道順着走,但他被心魔困着,痛苦不已。另一位重要的角色是天才鋼琴家阿字野壯介,鋼琴家的生命被車禍撞毁,無法彈琴之餘,還失去了未婚妻。阿字野遇到阿海,彷彿看到自己的使用,原來自己沒有死去,是要把眼前的少年送到鋼琴之神面前,師徒都因而重生。

由此證明,活得是否開心,或者能否創出成就,請不要把責任推給先天的智慧或後天的家庭環境了,請先問問自已,有否如阿海般努力生活,還是整天在埋怨埋懷不遇呢?

這部漫畫讓人相信,真的有人能夠用5分鐘的演奏,就可以讓世界改變。現實中的蕭邦、貝多芬、約翰連奴,還有李雲迪、朗朗……沒有人敢說最好,但音樂就是通向奇蹟的神秘通道。只要打開心屝,聽眾就能領會當中道理:為自己而活,為「我是我」而自傲,是最美好的事。所以,不要索K,不要自殘,不要自怨自艾,請努力尋找自己的聲音吧。

職場新鮮人請先捱苦
在泡沬經濟的年代,人才就是公司最大的資產,日本大集團都推行終身聘用制,願意投入大量資源培訓員工,初入職的社員一般都要入住宿舍,像寄宿學校般學習公司文化,迎接天長地久的職業生涯。

一九八八年出版的《單身宿舍連環泡》,是漫畫家窪之内英策的成名作,全套十一冊,總銷量超過一千萬本,作者的其他作品始終未能超越此套漫畫的成就。當年的經濟榮景早已零落,員工宿舍和終身聘用制都搬進入博物館,成為只可遠觀的世紀遺物,但漫畫的衝勁情懷仍能鼓勵職場新鮮人奮勇向前。

十八歲的宮川正太在高中畢業後離開鄉下,到東京加入了家俱公司,在那裏展開人生另一階段。投身社會以後,不能再像以往般撒驕,正太努力地工作,卻越來越找不到未來的方向。而感情方面,他告別了初戀女友,以為純愛的心堅貞不變,結果極速地移情別戀,愛上公司的美女。正如許多學生一様,告別校園後,puppy love的海誓山盟,隨着時日消散,一切都在變。

職場新鮮人,在九月總會懷念校園,想永遠當學生,卻跟身邊的他/她簡單地愛一生一世。但請記着,從這一刻開始,無論你是失業抑或就業,請你的心智趕快追上成熟的身體,當個稱職的成年人。要知道,好命的話(或許是不好命),你該是當別人的爸爸媽媽的年紀了。正如漫畫中的正太和同事們,遲早要遷出單身宿舍,那時候,大家都要變得更成熟啊。

想起一九七一年中國啟動乒乓外交時,一名蓄着長髮的十九歲美國隊運動員科恩問周恩來總理,如何看待嬉皮士?周總理回答:「年輕人總會嘗試各種生活方式,然後再作出選擇,我年輕時也是這樣。但如果隨着想法轉變,發現某種做法不正確,就應該改變。你說是麼?」少年時代總想擺脫各種束縛,卻發現自己也漸漸成為製造縛束者。看完這幾部漫畫,你能變得喜歡自已嗎?你有好好努力嗎?放一趟長假是好事,但永遠的放遂卻令生命枉過。九月天,又是計劃將來的時候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