宅男勿語
宅男、御宅族、穩閉男、電車男、草食男……就算沒有專用名語,那些困在自我空間裏自得其樂的男生,早就存在多時。這類男生幻想多於實際行動,用鍵盤通訊多處以言語溝通,但透過網絡卻能能實現許多不可能的夢想,斗室之外,宅男也許無語,但他們所思所想,其實十分精彩。
各種調查都說,虛擬的網絡已影響到現實生活。其實毋須任何研究,大家都知道這個世界已經不能返回沒有互聯網的年代。科技愈進步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愈疏離,「光纖之父」高錕先生的發明的確改變了全世界,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亦實至名歸。高錕先生當然不是古早年代電車男,他與妻子黃美芸為了愛情,還幾乎私奔呢。高先生晚年罹患老人癡呆症,忘記了自己的偉大發明,卻忘不了與愛妻的半世紀恩情。夫婦倆兌現了執子之手,與子偕老的婚姻承諾,那些愛動漫女主角的男生們,就是一直追尋這樣的女神。
醉心科技研究的高先生,年輕時有否被當作異類呢?或者,是時候瞭解一下房間內的男子心態了,說不定,他們就是下一位得獎者。
從破壞中重生

《破壞王》的男主角是瘦弱猥瑣的高中生澤村,他在初中時因肚子不舒服而去了大便,那不過是人之常情的事,卻被全班同學稱為「瀨屎鬼」,中學生活陷入黑暗時期,因懦弱及不敢反抗,甚至被同輩列為「廢柴」之列。
小小的失誤往往創造宅男的根源,漫畫家刃森尊擅長繪畫「廢柴大反擊」的漫畫,澤村在高中甫開學即喜歡同班的中山,設法要把她追到手,但因為在球場上的失誤而無望,中山還說:「我討厭懦弱的人。」澤村為了變強而誤入蹴道部,終於變成力量強勁的「破壞王」。
澤村的角色設定引起讀者極大共鳴,他的強大並非來自恒久的苦練,而是為了追女仔而使盡手段,不求英雄式的壯烈,只求小男人式的偷生,表情跨張扭曲,招數下流賤格,就算變強仍不改噁心個性。最終,中山在澤村比賽前說:「你一定要贏,因為我喜歡強壯的『澤村』。」他終於奪得美人歸,那正是一眾宅男追求的幸福結局,難怪這部漫畫帶起陣陣熱潮,除了成為眾多漫畫家的「參考書」外,連周星馳亦以此為藍本而開拍了《破壞之王》。

電車男對那位女士心生愛慕,一眾網友就獻上追女計謀,最終常然抱得美人歸,電車男脫離「毒男」行列,似乎返回現實世界了。故事情節多麼多一個感人的童話故事,王子公主從此幸福地生活下去。沒有人知道現實真相如何,但電車男卻成為商機,追女過程輯錄成書後立即熱賣,隨即趕拍電影和電視,而漫畫更多於一個版本,預求把電車男全向社會全面硬銷。風潮過後,被貼上電車男標籤者有增無減,但得到幸福的似乎仍是少數。
老處男的春天

經過種種跟異性相處的挫折後,拓郎宣佈:「從今天起,我對(現實世界的)女人徹死心了!」於是他花光積蓄購入新電腦,務求在網上的虛擬世界重構自己的理想形象。他以年輕俊秀的造型與月子相遇,但是,連虛構的月子都另有喜歡的人,拓郎幾經辛苦,才能奪得月子芳心,還以特製的連身衣和器材,跟月子感受到恍如真實的造愛過程。

但是,當性慾與傳宗接代的關係漸漸脫勾,當電腦能為用家帶來真實的性慾感覺時,人們還需苦苦追求異性嗎?到時候,會不會連妓女的失業率都增加?
香港的電車男總要去深水埗的黃金電腦商場朝聖,而全世界走在網技尖端的人,則必家認識日本的秋葉原,那裏幾乎可說是全球科技產品率先曝光熱點。

作品其後被改成同名電視劇和漫畫,但漫畫因改動較多,而若來和方的批評。石田衣良的知名度遠較原作者Akane Makoto為高,故這部作品的文字版可能較漫畫更受粉絲追捧,所以才會對漫畫有所批評。但是,這能以另一種形式去表達故事,並且能介紹秋葉原的特色和運作方式,亦不失為一件好事。
小小的陋室是宅男的城堡,他們誓死捍衛窩在城裏的權利,但心底裏卻仍然有夢,同樣渴望愛與被愛,留心傾聽,就會聽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