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造島耕作
漫畫大臣浦澤直樹在名作《Monster》說過,一個活生生的人若要變成虛構人物,就要把所有認識他、知道他過去的人全都殺掉。但一個虛構角色如何變成有血有肉呢?以相反思維來考量,就是要令大家相信「那個人」確實存在,在現實世界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。
那些角色可能活在戲劇、文學、電影、電視或漫畫裏,卻對現實世界有深遠的影響,甚至成為某種符號或標記。正如《死亡筆記》的殺手「奇拿」,已是在網上發放藝人淫照的元兇代號;《電車男》則成為「御宅族」的代名詞;而《螢之光》的乾物女,則是城市裏獨身女子的標籤。
日本漫畫家弘兼憲史筆下的島耕作漫畫,影響力遍及各階層,更從日本擴散到海外,掀起陣陣「島耕作文化」。去年是漫畫連載25周年紀念,書裏的阿島已經60歲了,在職場打拼38年,終於從小職員進駐社長寶座。且看這場漫長的true man show,如何把島耕作打造成職場偶像吧。
職場秘笈

島耕作的靈魂源自創造他的漫畫家弘兼憲史,他於名牌學府早稻田大學法律學系畢業,理應可以成為人人景仰的法律之星,但他深受漫畫之神手塚治蟲影響,學生時代就加入漫畫社,腦海輸入是法律常識,筆桿輸出的是人性故事。
島耕作於1970年成為初芝電器產業的新社員,弘兼憲史亦是在當年加入松下電器產業的廣告部工作,不同的是,弘兼於3年後離職,沒有成為現實中的島耕作,卻終於走上漫畫家之途,而打工族的經驗,對他的創作影響深遠。

打工仔血肉寫照

阿島是日本電器公司的僱員,但在全球化趨勢下,他經常要穿梭各地商談業務,足跡遍及多個國家,而內容不是天馬行空,而是尋求切實地反映當地的文化風俗,大大增加了漫畫的真實性。後期更主力以中國及印度作舞台,令大中華區的讀者倍感親切,亦成為名符其實的「資訊性慢畫」。
島耕作系列可貴之處,在於每位讀者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,然後明白到不是所有事都能順心如意。阿島的事業看似一帆風順,事實上亦處處受制忖,他雖以不結黨為榮,但卻多次成為辦公室政治鬥爭中的犧牲者,被迫做自已不想做的事,除了曾經被放逐,還要成為裁減員工的「劊子手」。漫畫中,無論是小職員、秘書、社長、董事,都要面對不同的挑戰,這正是現實打工仔的血肉寫照。
在大公司裏,每位高層都有其生存信念,對錯沒有標準。因此,阿島有幸遇到有情有義的良師中澤先生,但同時亦見到更多卑鄙小人。這裏所說的「小人」是誰,就要看說話的人身處位置了,而阿島在那對手眼中,何嘗不是假君子呢?
視阿島為競爭對手的郡山利郎,搶先成為社長,他甫上任就宴請昔日的恩師晚膳,當時還重提聽過的教悔,包括:「不要怕失敗、不要過分謹慎、主動承擔責任、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、不要歸咎於別人、不可以不講道義。」說罷,他竟叫對方主動辭去董事職位,原因是對方的存在,會妨礙他作出狠心的決定。這到底是冷酷還是冷靜?不同位置、不同個性的打工仔,自有不同看法。
多媒體‧跨界別

隨着全球化時代來臨,初芝電器已不能固守在日本的領域,反而要進軍不同業務,例如從日本的嚴重人口老化現象,開始拓展老人經濟的商機,另外紅酒、唱片娛樂等業務亦有涉獵。故事的後半部主力以中國及印度作舞台,則變成在中國開設哥爾夫球場,又利用印度員工的特性發展I.T.及貴價電器市場,這些都是現實中的經濟課題。
弘兼憲史為求資料準確,亦經常到外地實地考察,加上敏銳的時事觸覺,令漫畫內容得到跨媒體的高度重視。當阿島今年4月榮升社長,成為初芝電器與五洋電機合拼後的集團最高領導人時,出版商講談社就為舉行了「社長就任招待會暨興祝酒會」,當日阿島就以動畫造型發表了就職演說,而專門報導企業新聞的ZDNET Japan網站,更把該盛會消息當作正真新聞發佈,而東京電力及東芝燃料電池系統等大公司的社長,亦真的致送花籃祝賀。出版社更舉辦新公司名命比賽,獎金高達100萬日圓,截止日期為本年12月26日,該活動在社會引起極大哄動。漫畫裏的情節變成現實真人show。當然,接收者都知道那只是漫畫情節,但同樣為阿島感到振奮高興。

正如弘兼憲史所說,島耕作原本是只一場短途賽,但其後順勢發展成一場未見終點的馬拉松。支撐這場耐力賽,背後是認真和嚴謹的態度,作者以自身的人生閱歷、學識、興趣和視野,為一個平面角色注入成血和肉,終於讓島耕作活起來。弘兼憲史曾經說過,當漫畫家不是容易的事,就算成為大師級人物,還是每星期為截稿死線而奮鬥,除了繪畫島耕作系列漫畫,如《政治最前線》和《黃昏流星群》就是同時段連載的作品。對於立志當漫畫家的年輕人,他曾經這樣勸勉:「多讀書,先做做其他工作。」是的,沒有早稻田大學的培養,沒有經過電器公司的職場生涯,就不可能打造島耕作這樣的角色。

後記:想看島耕作的就職演說,可按入官方網站:http://shimakosaku.net/,或者在Youtube輸入「社長島耕作」即可。
1 Comments:
很捧的漫畫~!!
發佈留言
<< Home